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急性病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主要在大肠,特别是在回盲口附近发生钮扣状溃疡。因此,又叫“烂肠瘟”。不分年龄、性别、体重大小,也不分季节,一旦猪群中一头发病,会很快在全群中流行,死亡率较高。
病猪主要表现体温升高到41℃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眼发红有眼眵,拱背打冷战,走路打晃,常喜钻草堆。病初粪便干燥,后期拉稀。公猪包皮积液,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紫色或红色血点,指压不褪色,严重时出血点遍及全身,常有咳嗽。有的出现神经症状,打转转,或突然倒地,痉挛,甚至死亡。
削检,皮肤有点状出血,喉头、肾脏、膀胱均有针尖大或小米粒大出血点(指压不褪色),脾脏有出血性梗死,回盲瓣有钮扣状溃疡。
[防治措施]
目前,对于该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靠平时的预防。
(1)定期预防注射,每年春秋两季除对成年猪普遍进行一次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外,对断奶仔猪及新购进的猪都要及时防疫注射。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按瓶签说明加生理盐水稀释,大小猪一律肌肉注射1毫升,注射后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
(2)猪瘟常发疫区,仔猪出生后25-30日龄注射一次,55-60日龄仔猪断奶后再注射第二次,保护率可达100%。
(3)给怀孕母猪注射疫苗,能增强抵抗猪瘟病毒的能力。一般于母猪分娩前一个半月进行一次预防注射。
(4)紧急免疫接种,在已发生疫情的猪群中,做紧急预防注射,能起到控制疫情和防止疫情扩大蔓延的作用,注射时可先从周围无病区和无病猪舍的猪开始,后注射同群猪,病猪不注射。为加强免疫力,注射时可适当增加剂量。
(5)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猪圈消毒,提高猪群整体抗病力,杜绝从疫区购猪。新购入的猪应隔离观察30天,证实无病,并注射猪瘟疫苗后方可混群。
(6)在猪瘟流行期间,饲养用具每隔3-5天消毒一次。病猪消毒后,彻底消除粪便、污物,铲除表土,垫上新土,猪粪应堆积发酵。在病猪初期,可试用抗猪瘟血清给猪注射,其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3毫升,每天注射一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