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情况
某试验场20头90日龄的小猪中,有2头突然发病。该批猪已进行了猪瘟、猪丹毒、猪肺0疫、仔猪副伤寒的免疫,所以,开始怀疑为其他疾病,用消炎王、百病消、维生素B12治疗无效,2天后,1头死亡,经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为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水肿病,后对另1只进行了对症治疗,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现已完全康复。
2临床症状
发病的2头仔猪突然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达41℃。最早眼睑水肿,两耳增厚,继而,头、颈、胸及下腹壁和腹股沟等处水肿,触之有波动感,并且可感觉到肿大的体表淋巴结。病猪四肢无力,步态失调,继而卧地不起,四肢划动如游泳状,呼吸困难,叫声嘶哑,最后全身抽搐而死,病程为2天。
3剖检变化
眼观尸体营养良好,结膜苍白。剖检可见肝肿大,表面有高粱大出血点;脾肿大,边缘出血;肺脏充血、瘀血、水肿;胃底黏膜弥漫性出血,胃大弯部显著水肿,水肿厚度达2~3cm;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切面多汁,结肠系膜明显水肿,充满水肿液,肠黏膜不同程度充血、水肿,并有坏死脱落,回盲瓣水肿,周围有肠壁有浅表溃疡;肾瘀血肿胀呈黄紫相间;胸腔、腹腔及心包有积液,暴露空气中时间稍长呈胶冻样;脑硬膜下充血、水肿,脑脊液增多,脑实质有出血点。
4实验室诊断
(1)无菌采集猪的心、肝、淋巴结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上,37℃培养12h后,在培养基上形成凸起、光滑湿润的灰白色菌落。钩取培养基上单个菌落,接种于麦康凯和鲜血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h后,可见鲜血平板上形成边缘整齐、圆形光滑的白色菌落,周围有溶血环形成;麦康凯培养基上有光滑、湿润、凸起的粉红色菌落形成。
(2)取培养物抹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菌体为单个或成连接排列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
(3)将该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尿素的发酵管中,密封后放在37℃恒温箱中24h,可观察到该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不发酵蔗糖,且不能产生H2S,不能分解尿素。
(4)取死猪的肝脏、心脏、肺脏和脑制成组织切片。显微境下观察到肝小叶和其周边的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索萎缩;心肌纤维变性、坏死,间质变宽;肺泡周围血管外膜有嗜酸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脑神经细胞肿大,细胞周围因水肿液积聚而出现空隙。
(5)在无菌条件下,将药敏纸片呈梅花状贴在均匀涂有该大肠杆菌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在37℃培养6h后,发现真安菌素、卡那霉素、庆增安粉、氯霉素的抑菌圈最大,测定其直径在1.5~2.0cm,为高敏药;菌迪沙、庆大霉素抑菌圈在1.0~1.5cm,为中敏药;庆普生、特有力、百病康等药物抑菌圈均小于1.0cm,为低敏药。
5防治
对发病猪进行了隔离治疗,对未发病猪进行了预防。对病猪静脉注射25%葡萄糖注射液5ml/kg和维生素C0.1~0.2ml/kg体重,同时配合肌肉注射真安菌素0.1ml/kg体重,速尿10ml,口服痢特灵200mg,每天2次,连续3天。并对全群猪的饲料进行了调整,减少饲料中鱼粉、豆粕等高蛋白饲料,加入了一些青绿饲料和维生素E一硒,并且用氯霉素以万分之4-6拌料预防;同时对圈舍内外每天进行清扫,清除粪便污物,使舍内保持卫生和适宜的温湿度,保持饮水、饲料、用具的清洁卫生,对栏圈用20%生石灰进行了消毒,保证猪群生活环境的安静、稳定。经过以上防治措施,病猪病情逐渐好转,3天后基本康复,其他猪也未见发病。另外,用中药治疗及注射仔猪水肿病多价灭活苗进行防治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小结
根据对发病情况的调查认为,断乳仔猪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条件突然改变(如突然变换饲料)、生活环境突然改变、突然断奶以及仔猪长途运输中引起的应激等因素导致了仔猪抵抗力下降,诱发了仔猪水肿病。本次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断乳后,母乳中的母源抗体lgA对肠道的保护消失,肠道抵抗致病菌能力下降,再加上突然喂饲高蛋白饲料这个应激因素的发生,使细菌在小肠壁上大量繁殖,产生具有抗原性的水肿因子(EDF),引起肠管、皮下和脑中血管的损伤,引起水肿和神经症状,导致了本次水肿病的发生。
因此,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如果发现猪只拒食、少食等异常情况要对猪只进行测体温,体温升高的要及时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但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是要注射高渗溶液以促进毒素的排出,同时配合抗菌药物治疗。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要注重实验室检验,对病菌及时分离,并且对分离的溶血性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以便更准确用药。同时,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加强饲养管理,给全价饲料,减少环境应激,定期消毒,断奶日龄要适当,使仔猪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以增强机体抵抗力。